9月15日,我校在图书馆学术讲堂召开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加强学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校党委书记刘冬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政班子成员张玉清、李明斌、陈裕先、徐忠麟、周文生、曾浩武出席会议,相关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责任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李明斌主持。
刘冬强调,一要正确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关系。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一致,育人方式互补,要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育人优势,形成协同效应;二要充分认识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选择。
就如何加强我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选择与重点工作,刘冬要求,一是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要充分认识到办好思政课和推进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最佳路径;二是要把握好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任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围绕“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显著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覆盖全部课程、专业思政建设覆盖全部专业”三个目标展开,确保所定的目标任务如期实现;三是要增强教师育人能力与使命担当。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六个要”的新要求。在专业教学中,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谨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四是要抓好思政元素挖掘这个重点难点。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挖掘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五是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领导,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二级学院落实推进的工作机制;六是要完善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和保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建立健全常态化的领导管理机制和运行评价机制。
会上,党委委员、副校长徐忠麟解读了《新余学院关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专业思政试点建设、学校思政课建设等六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现场说课和工作汇报。